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天地 >> 党刊新红耀 >> 第二十三期 >> 正文

【铭记经典】八载干戈仗延安

2021年11月26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19秘书 宋欣悦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巍巍宝塔山,绵绵延河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不平凡的岁月和辉煌伟业。

红军长征到延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弱到强的丰富经验,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力更生奏凯歌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加之长期战争的消耗、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因素,陕甘宁边区的物质、财政出现空前匮乏的局面。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后,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其中,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三五九旅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中开进南泥湾。初到南泥湾,各种条件都十分艰苦。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动手搭草棚、挖窑洞;粮食不够吃,就到百里之外去背粮。由于经常出入树林,他们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可战士们却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经过三五九旅的艰苦奋斗,南泥湾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达到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呈现出瓜菜堆如山、粮食大丰收、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堂鸡满院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万众瞩目清凉山

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部门所在地。这里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陈毅元帅曾致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可见这座陕北的小山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合并、改组《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创办一张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报名,并撰写发刊词。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延安时期,这座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管理的红色新闻山,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我党新闻事业前进的道路。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 在延安这片古老土地上“空前伟大的一幕”,开启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精神和豪迈气质。

延安整风铸党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 。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