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天地 >> 团建 >> 学院社团 >> 语丝文学社 >> 正文

古城丽影

2017年04月12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文/谢晶晶

 

我去凤凰古城的时候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在季节分配上还是春天,但在南宁便早已迈进了早夏的热度和天气,我穿上一件薄裤和短裙,约上一两个小伙伴,便这样简单地登上了去凤凰的旅程。
  坐的是夜班的火车,夜越深,凤凰城便越接近,寒气也愈加浓厚,伴着火车上的间隙透进来,特别是车厢的连接处的,甚至是扑面而来,在车厢成群结队的人都“团”在了一起。在驶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后,风景已全部被黑夜吞噬。凌晨6点,冷与目的地就这样真实地到来了。

呵!凤凰古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被沈从文单纯地引向这里,再次忆起《边城》里面的故事,那么地单纯而又热烈,宛如一块温吞得不含一丝瑕疵的红玉一般。再说了,湖南人多数噬辣,《红楼梦》里又有凤辣子的说法,再加结合这样真挚到浓厚的热情,凤凰总应该有点“泼”吧!甚至是“闹”得厉害的。我甚至庆幸于,我比太阳更加热情地来品味着这个独特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样,站在长桥上的我居然看见了“一位睡着正香的江南姑娘。”此时沱江的江面静得仿佛是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静得有如刚退潮的海水一般,静得好像远处传来的一声呼唤都有可能把她从睡梦中惊醒。就这样的江流,宛如是十年前流过我家乡门口的那一条河一样,怎么会让翠翠要时时跟着爷爷去打鱼呢?抬眼望去,远处的“高山”小巧玲珑得六七十岁的老奶奶都能围着它转上好几圈,这样的山又哪里能够禁得起高声的情歌吟唱,跌宕起伏的湘味民歌?想到这里,我心里不觉的叹了口气,毕竟现在才六七点钟,也许正午那似火的太阳下的凤凰会如书中那样的热情起来吧!

回到江边古老古香的客栈补了觉后,太阳就打在了床头上。走到外面去,一路上都静得可怕,零星点人。等漫步在江面时刻,人气才渐渐浓厚了起来。我便开始仔细地端详起了凤凰古城。所谓古城全局,说的就是沿着湘西沱江一线下的仿古建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两岸的大多建筑均是水泥加木头,制作的所谓“古建筑”,其实陈设内饰与现代建筑已无异,只是外面带着“古影”,在诺大的一个古城中,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当然了,沱江的中下游拐角处,或者风景有“转折”之处,零星地伫立着的吊脚楼,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高高的吊脚楼与周围仿古木建筑正好相得映衬,俯仰生姿。而此时的水面静得还是犹如早晨那般的宁静可爱。连接着两岸交通交流最著名的一景便是古城里的跳岩了。这些岩石宛如天女散花般整齐地散落排列着,一步一个樽,笔直地延伸到了对岸,好像是远古时候的石桥被说好的规则冲断了一样,孤独又团结地支撑起它们该支撑的责任。当我下到水边时,一大波带着花环和相机的人如植物大战僵尸一般涌了过来,我同学连忙就拉着我在跳岩上跑了起来。我走到江中央时才喘了口气停下来,此时我竟然听到了哗啦啦的激烈的流水声,我低下头一看,水流大得几乎都把跳岩给冲垮,水流遇阻后激起的水花险些要把我的皮鞋给冲湿,我连忙调到旁边的一块木板上,这才抬头眺望起了远处的江水,江头的水依稀是静如温玉,可是愈接近,水纹就愈发明显,颜色也逐渐变浅,好像是锦绣里的暗纹活灵活现地涌出来一样。等到达了跳岩里的水后,水已经开始激流澎湃,引吭高歌了起来。我又低下头望着跳岩里的水,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越看心便愈发的安静,仿佛远处的吆喝声,喧闹的人声全都一丝不落地涌进了这沱江里,在跳岩上玩耍和拍照的人也不在少数,可还是让望着江水的我硬生生地多了一种空无一感,感觉我的喜怒哀愁都随着奔涌的江水一起逝去了,只徒留一个影子的空壳静立在那里,成为江水上独特的一景。我到达江对岸的时候,又有一兜售拍照的靠过来,我正准备摆手,她急忙说:“我已经拍好了,你看,不满意我还可以再来一遍。”说着便把相机推到我面前,我一看,正是我仰头望江水的情景,我仿佛还能感受那种洗礼感;便笑着说:“不用了,就这张!”

过了沱江,便开始了对景点的观望了。我们登上了号称苗疆万里的南方长城,北城楼,看了精致典雅的熊希龄故居,天后宫,杨家祖唐……可却偏偏找不到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地——沈从文故居。我不由得又在心里叹了口气,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份。我看了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景区的所有的大门都会关闭,想着既然找不到就歇歇吧!于是我们便一齐坐在凤凰城的楼牌下,也正好给了我机会观察凤凰古城内来来往往的人。古城内有许多一身“黑”的“大头”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们大多已经六七十岁,却完全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妇,这些老妇人只能凭着脸上那褶皱的纹路才能让我判定她们的年纪。她们的头上都带着一圈圈的黑布包,好像立起了一个盘子。这些黑布包都是从她们出生就开始生下来一样,无论妇人如何摇摆,晃动都不能让它有丝毫的松动,更不要说是脱落了。她们背上背的竹篓,有的是空的,有的放了些草药和杂物,有的甚至还放了个孩子,但是从前面看,你却根本看不来后面的内容的。她们来回忙碌着,遇上另一个“黑衣人”便说上几句,哪怕是远远地望着也会“喝”上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有些说笑着露出了洁白得如大理石的牙齿,在黑色的衬托下明显晃得亮人眼睛。这些估乎着就是本地人了。想着也是,凤凰古城开发后,涌进了一系列的商机和商人,本地人不如他们会算计,会管理,只能是卖卖柑橘,姜糖什么的。我以前一直以为,在凤凰,少数民族会很其他的那些旅游区一样,把全身家当都带上(据说是为了方便逃跑),什么金的银的都有,全身穿着亮晃晃的民族服饰,更“民族”一些。或者说,叫她们这道黑色的风景城坐等着收钱估计也会弊憋得难受吧!
  望着这些瘦小却异常矫健的背景,我们也打算回去了。在回程中一条仅能过两三人的小巷中,同学抓着我的手,忙说:“哎!等会,沈从文故居!”我便猛然回头望去“沈从文故居”五个大字便这样印入眼帘。我不禁有一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错觉!要是没有这般醒目的标志,我想我便这样与它擦肩而过了,所以说,缘分啊!我看了时间,还有十五分钟,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检票员,谁也不好开这个口,检票员看着我们一股书生气,直勾勾地盯着她,便一副了然的样子,“最后一波了哈!”我们万分庆幸地把票递了过去。当我踏进门的那一刹那,第一感觉便是,按照我们之前的速度,十五分钟还多了呢!放眼望去,一院一厅,一柜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最为明显的就是厅中的沈从文的石膏像,像是一片碑一样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旁边摆了两幅字,好像是沈从文的墓志铭一样。踏进了开开合合得斑驳的房门,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因为被子硬僵僵的,所以叠得那么的棱角分明,床周围没有任何的装饰,暗沉得跟借宿的一样。在旁边是一个一拉仿佛都会松散的柜子,最后,便是向阳的桌子和椅子,看着上面铺了一层灰还略有空洞的桌子,好像都能看见在寒夜下他创作时的背景,孤独的身影却有着能冲破江水的热烈情感,我不禁可怜和可叹,这样的热情铺上的只是这连山区恐怕都不用的桌子上,刚刚还存欣喜于能与他共同呼吸同一方天空的欢乐便散去了。我又站回了庭院中,看着院中没有一棵像样的松柏,只有中央有一个大水缸在跟我对视着。我抬头望瞭望湘西湛蓝的天空,望着沈先生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做这样的举动,他看到的天空会与我的一样吗?他又会想着些什么呢?为什么天空下的我好像能听到那口空缸里有水滴落的声音?

我出门的时候离闭门时间还有两分钟,当我出到巷口,出到一个刚好能望着他的巷口里,望着夕阳下的大门正在缓缓地关闭,他今天的“会见”就这样结束了。我看着远处的穿木式结构,带着明清湘式建筑的故居,不禁感叹道,哪怕这样单纯地简单看,但是大多数的人,至少我是,冲着这道最单纯最浓厚的风景线来的!
   回程时,已经华灯初上了,四周的灯光五彩六色的在江面开的起来,让这座边远的古城有了城市般的流光溢彩,巧夺天工。这时江头的水也从大坝上放了下来,水势越加的汹涌,像出山的猛虎一般,形成了腾云式的水汽,一团团的凝聚在那里,像是一个小瀑布一样。越靠近,水声大得听不到他人的说话声了。而此时的跳岩也快要被这股热情给淹没了。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跨了过去,仿佛能听到脚下所特有的激情,热情与浪漫,再眺望远处接连两岸的五岁一楼,十步一阁,五光十色的闪耀着,想着果真存在即合理啊!此时古城的夜生活也开始了,两岸仿古建筑内有着灯红酒绿的艳遇与热情,酒吧,某厅等一应都开放起来,在岸边有时还能听到里面的蹦迪声,果真应了那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啊!

我最后再江头处侧听着水声,爱着这个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古城,一个能把各种杂质融入江中净化,却能够放出热情的古城,也只有这样的古城,才能出来这么单纯,真挚和热烈的情感吧!

我想着,《边城》里所蕴含的种种湘味或许都渗进古城的一道道丽影中,都凝结和沉淀在那么简单朴素的古宅里去了。至于艳遇什么,我有这么一条江、一处宅、几番丽影在我心中停留已足够的,其他的只能祝福他们找到心中的“翠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