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天地 >> 党刊新红耀 >> 第十八期 >> 正文

【铭记经典】重走昆仑

2019年10月24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16陶班陈林超

还记得“重游昆仑关,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这是入党以来第一次实地参观学习,在那半天的旅程中,感受颇丰。

在出发之前我从网上了解到,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起止时间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最终为中方战胜了敌寇。

随着车开,进入我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高高的山峰,葱郁的树林。停车场附近就有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模型,让人觉得威武霸气。在停车场右手边走一两百米就是昆仑关博物馆了,在讲解员的带领解说下,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更多关于这个地方的历史。昆仑关战役博物馆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长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戴复东为了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英雄而设计的。博物馆大厅是高高的英雄雕塑,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绵延起伏的大山。接着我们慢慢走进昆仑关战役,起因是当时昆仑关是国际物资运往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日军切断的物资补给线,相传宾阳昆仑关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宾阳昆仑关是南宁市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9年12月18日,中日双方在这里展开大战,双方主战的都是善打硬仗的部队:日方主力是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坂垣旧部,被誉为“钢军”的第五师团;中方主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的、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5。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宾阳昆仑关,并收缴了大量的物资军资。据统计牺牲的战士过万,能找出名字的只有三千多位烈士,更多的是无名的英雄。馆内最后一个流程是电子献花,我们有幸为他们送上一朵花儿,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都记得,记得他们留的鲜血,杀的敌人,冲锋的呐喊……在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将军的照片,战争的遗物等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用影像屏投影再现日军烧、杀、抢、掠南宁的场面,看着那躺在地上的残破的尸骨和尸体,让我鸡皮疙瘩全起,眼眶湿润。

接着是馆外抗日战争遗址参观,先是昆仑关旧址,南宁和宾阳县的交界处。因刚下雨,讲解员原计划走好路,但是我们提出重走古道的要求,一米多宽的古道铺上了石头,雨水打湿了石块,变得滑滑的,我们两人组队手牵手,一起探险古道,在边走的时候,我便想到了这条路上曾经的风雨变化,马车、战车、战士、马蹄……缓慢地走完古道,我们便走到了第一处石牌门,上面有蒋中正等将军的题词,他们用文字记录着这场伟大的胜利,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魂”字的“鬼”少了一点,解说员说这是因为题词的将军认为为国捐躯的烈士死后不会变成鬼魂,而是英魂永存。然后我们就爬三三一阶梯,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这也是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阶梯虽然是石梯,但是我们依然走得很吃力,再回想当年战士们爬的是泥路,更加艰辛,心中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纪念碑,因纪念碑还在维修,我们看到的是模糊的样子,沧桑但雄伟。稍作休息,我们进入庄严而神圣的墓园,墓园是“品”字型结构,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战士们为国捐躯是无私的德,是永垂不朽的德。然后我们开始了庄严的祷告仪式,哀悼,三鞠躬,以此慰藉在天之灵。同时,我们也会铭记历史,衷心为国,不忘那颗赤子之心。随后到葫芦亭,亭中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某位将军写的一篇文章,因为附近村民的保护,至今也完好无缺的矗立在那,似乎是岁月的见证者,亭子的顶是葫芦形状,用来驱秽辟邪,古有长亭送别,一亭在此,意味着我们要和烈士们挥手告别。随后还有一处石牌门,上面也有将军们的题字,尽享英雄豪气。最后一站是石头林,这处风景优美,残荷黄叶,有题字石矗立,给我们自然美的感受。

短短的半天参观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随车而走,但是我们内心受到的洗礼会伴随我们一生。再见,我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