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撷英 >> 中央精神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增强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的“三个自觉”

2022年11月26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韦云雯 李丝丝 蒋昊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和服务地方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应坚定不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踔厉笃行,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地方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地方高校“为谁培养人”的政治自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关系地方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地方高校必须在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以“四为服务”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地方高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党的二十大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高等教育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其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地方高校育人工作的守正创新和事业发展的新局开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落实“两个维护”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首要政治纪律和根本政治规矩,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能和效能。

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应着力解决党建与事业发展“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健全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的领导体制,一体化建立二级学院(系)党、政、学各类组织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建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心同向、过程协同相融的制度体系,建立党建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

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地方高校应坚持固本培元,以清廉高校建设筑牢拒腐防变之基,专项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抵制不良作风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形成遵章守纪、廉洁自律的行为模式,实现追求道德高线和坚守党纪底线相统一。

提高政治领悟力,增强地方高校“培养什么人”的思想自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地方高校必须在思想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信仰信念信心教育的实效性,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最鲜亮底色。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强化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贯穿信念信心的灵魂。地方高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筑牢党员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之基。持续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价值内涵上认知、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握教育重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走向,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政治使命,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新需要,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政治气节、政治风骨,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凝聚强大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坚定信仰信念的强大精神动力。地方高校应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树立坚定信心,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汇聚团结奋斗的智慧力量。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健全完善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机制。引领青年学生励志成才奋发有为,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教育青年从理论上把握中国梦,情感上认同中国梦,实践上践行中国梦,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提高政治执行力,增强地方高校“怎样培养人”的行动自觉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地方高校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行动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履行高校第一职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人才培养是高校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充分挖掘不同岗位的育人要素,推进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学科有机渗透,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类型多样、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创新是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地方高校应坚持“四个面向”,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端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为核心、科研平台为支撑、重大项目为牵引、重大成果为标志,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聚焦高端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团队,联合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瞄准科技前沿和地方重大需求以及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问题,整合传统学科和优势学科资源,推进校内、校际、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培育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发挥“智囊团”作用,聚焦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咨政能力。

(作者为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