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南宁师范大学就读的过程当中,她目光炯炯,投身学海,在学术竞赛的赛场上绽放光芒;她心怀热忱,步履不停,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播撒温暖。她多次被评为活动先进个人,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立项、全国“书香中国,携手登峰”组队共读活动获最佳团队奖和校级一等奖、2023-2024学年南宁师范大学先进志愿者奖、2024年广西翻译大赛三等奖、2024年第七届“云梦想”广西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校级二等奖等。她就是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建瑶。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憧憬,2023年9月,一个怀揣着成长期望的小女孩踏入了大学校园,成为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5班的一名学生,踏上了人生学习的崭新征程。
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自律踏实,勤奋刻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她明白了自己更多的缺点与不足。“在广博的知识面前,我始终像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唯有一以贯之地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微小的积累才会决定最终的成果”她这么说道。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她尝试一遍遍地消化和总结,以达到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碰到困难的问题,她会积极探索,并勇于和老师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来交流。也在攀爬阶梯的过程中,周建瑶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这样,她如蜜蜂般撷取着知识的芬芳,奔向逐梦的大舞台。
躬身力行越山海,披荆斩棘渡难关
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忠诚为国,赤诚为民,是她刻苦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探索如何成为一名人民公仆的路途中,周建瑶表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服务者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大学四年时光希望自己可以一步步向着这一个位置靠拢,“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因此,她不仅深耕于专业知识的领域,还将自身投入于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南宁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里可以看到她披着红马甲穿梭于招聘会、义务植树、雷锋摆摊宣传的热切身影;港南区民政局内可以寻觅到她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回执、招待会客、跟随返乡的蛛丝马迹;五合社区工作协助、泓良社区亲子活动、“彩虹心桥”志愿服务……于是乎,2024年度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者”奖,2023-2024学年南宁师范大学先进志愿者奖,2024学年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志愿者策划大赛一等奖……她名列其中。
在兼顾学业和志愿服务的同时,周建瑶也不断活跃于学校社团中,丰富和提高自身能力。2023—2024年,她积极参与英语竞赛,英语短板的她拿到了广西翻译大赛三等奖等优秀成绩。同时,她一直在南宁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演讲与口才协会、书画协会里工作,从小干到干事,这期间既有挑战也有成长。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也曾深夜里无助哭泣过,但在不断自我调和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如今的她坦然表示“学习本身就是足够幸福的过程,享受知识的同时就不要畏惧挑战。”
心怀明月昭昭,千里赴迢遥
在奔赴梦想的道路上,她坦然无畏,洞悉本心,忠于理想,追寻所爱,至死不渝。周建瑶明确地说,之后她会更加奋进,追风赶月莫停留;坚守为民服务本心,平芜尽处是春山!作为大二学子的她将进一步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争做“时间管理大师”,提高和锻炼自身;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她将进一步向党看齐,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人民服务。请再多勇敢一点,坚持一点,自信一点,果断一点,“每天的微小努力都会决定最终结果,但愿我们都心怀明月昭昭,千里赴迢遥。”
“尘雾之微,亦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亦可增辉岁月”她说:“志愿服务精神不是瞬间的闪耀,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摘取多少桂冠,而在于始终向前奔跑的姿态。”未来,她将继续以志愿为帆,以梦想为灯塔,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璀璨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