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硕导简介 >> 正文

学科教学(语文)硕导张淑云简介

2025年09月01日 来源: 文学院 作者: 文学院

硕导张淑云简介


IMG_1907


一、个人简介

2007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方向(师从黄晓娟教授),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25年入选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20252027年度签约文艺家。

主要的学术兼职: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


二、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新时期文学

研究生课程: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地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三、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四、教学与科研业绩

近年来主持国家民委、国家语委、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6项,在《扬子江文学评论》《南方文坛》《民族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独著或合著出版专著8部。曾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一)近年来主要项目

1.主持2024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红水河流域百年民族文学交流互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4-GMD-042),结项。

2.主持2024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年度课题“广西当代文学乡土叙事中的乡村善治书写”(批准号24ZWF011),在研。

3.主持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红水河流域文学生成语境研究”(项目编号:2017KY1467),结项。

4.参与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291),在研。

5.参与国家科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批准号:15BZW190),结项。

6.参与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研究”(批准号:20AZW022),结项。

(二)近年来主要专著与教材

1.《地方文化图景的建构》,独著,江苏大学出版社,2021年。

2.《诗性的超越——广西文学跨界书写》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年。

3.《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第二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

4.《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女性书写》,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5.《桂西北作家群的文化诗学研究》,第二作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6.《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第三作者,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

7.《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第三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17年。

8.《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第二作者,民族出版社,2009年。

(三)近年来代表性论文

1.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学的老年镜像与原乡书写——以长篇小说《花甲之年》和《买话》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53),独作。

2.当代文学精神图谱的建构——论舒晋瑜的作家访谈录,《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6),独作。

3.当代藏族女性人生价值的追问与求索——读尼玛潘多的小说《风起塔金》,《民族文学》20228),独作。

4.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地方书写——以获“骏马奖”的女作家作品为例,《民族文学》20217),独作。

5.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20225),独作。

6.百川成河 共赴山海——新时代广西民族文学创作观察,《广西日报》2024125日,独作。

7.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评容本镇散文集《回首已非少年》《文艺报》2023614日,独作。

8.泉眼无声 丹心一片——读又见散文集《大地之眼》《文艺报》202436日,独作。

9.民族文学现场的精神守望——评石一宁的《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文艺报》2021 75日,独作。

10.风从古道来——关于“贺州作家文丛”及其地景书写,《南方文坛》20186),独作。

11.当代广西女作家的跨界写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独作。

12.悖论中的艰难突围——论杨映川长篇小说《淑女学堂》,《南方文坛》20154),独作。

13.《回响》:悬疑网剧的多声回响,《当代广西》20234),独作。

(四)奖励

1.论文《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地方书写》(独著)获2021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

2.著作《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排名第二)获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3.入选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20252027年度签约文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