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硕导简介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导李志元简介

2025年09月01日 来源: 文学院 作者: 文学院

硕导李志元简介


一、个人简介

李志元,笔名斯如,汉族,重庆市人。当代诗人、作家、诗歌评论家。先后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有流浪、经商及任中学教职等经历。热爱写作,著有诗集《夜游神之歌》,中篇小说《土地》《种子》《悬崖》,学术专著《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等。现为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


二、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新诗史》《新诗创作》。

研究生课程:《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研究》。


三、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新诗


四、教学与科研业绩

在《诗刊》《诗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中国当代探索诗歌的语言研究”“市场经济与中国新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教材《新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编著《文学家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曾获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和专业方向集中于中国新诗领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平易谦和,循循善诱,形成了春风化雨式的个人教学风格。在学术研究中,倾向于将诗歌写作经验与理论批评相融和,另辟蹊径,探幽发微,以感性表达烛照理性思考,文风鲜活锐利,在当代诗歌批评界可谓独树一帜。此等个性,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一)主要项目

1.《中国当代探索诗歌的语言研究》,广西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2.《市场经济与中国新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

3.广西网络化文学发展及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4.《百年马克思主义戏曲批评的理论谱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4AZW001),在研。

(二)主要专著与教材

著作:

1.《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7月版。

2.《文学家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月版。

3.《低诗歌批判》,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11月版。

教材:

《新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月版。

(三)代表性论文

1.《诗歌现场:追悼根性的修正》,《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诗刊》2003年第8期转载。

2.《新诗当然可以不押韵》,《中国教育报》2004314日。

3.《舌头的自我许可》,《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从暴力到语法,到肉身的赎回》,《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时代精神碎片的整理方式》,《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2006年第1期转载。

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叙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诗歌研究中的话语分析方法》,《诗探索》2006年第1辑。

8.《简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9.《没有尽头,只有奔跑和皮鞭》,《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的读者和民歌形式问题》,《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1.《这般低贱,那般癫狂——21世纪初汉语诗歌的三种现象》,《上海诗人》2007年第2期。

12.20世纪80年代抒情诗的意象系统》,《诗歌符号学》专辑(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主办),20119月。

13.《诗歌语言形式本体论辩误》,《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7期。

14.《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5.《新诗形式诗学建构的意识和方法》,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四)奖励

1.20005月被评为1999年度广西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20009月被评为19982000学年度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200610月,诗作《风中的四月》获得由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和《诗潮》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诗歌大奖赛一等奖。

3.200812月,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叙事获得广西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