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导陈祖君简介

一、个人简介
1985年考入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1989年留校任教于中学部、大学预科部。1994-1995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进修班学习中国文学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 1996年调入广西师范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2007-2010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副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现任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宁师范大学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的学术兼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语言文学学会法人代表、副会长兼秘书长。
二、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港台文学作品选读、两岸诗人研究、台港文学与电影研究、影视文学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外影视作品鉴赏等。
研究生课程: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台港文学与电影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新诗。
四、教学与科研业绩
近年来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专项课题2项,在《南方文坛》、《香港文学》、《创世纪》等两岸三地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海内外华文诗人、作家的评论和访谈,50余篇。有相关专著《两岸诗人论》(广西人民出版社)、《从国族到身体:现代汉诗的地方认同(1949-2009)》(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合著《颂祷与重构——文学叙事中的“美丽南方”》(第4作者,广西人民出版社),参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学习指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获第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专著)、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合著)、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合著)、第九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论文)、第十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奖二等奖(论文)、广西文艺评论2016年度推优活动优秀奖(论文)、《广西文学》2018年度优秀作品奖•评论奖、《广西文学》2021年度优秀作品奖•评论奖等,2021年9月被南宁师范大学授予2015—2020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一)近年来主要项目
1.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广西现代诗歌研究,结项。
2.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专项课题:“新南方写作”视阈下的广西文学文化研究,结项。
(二)近年来主要著作
《颂祷与重构——文学叙事中的“美丽南方”》(合著,第4作者),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三)近年来代表性论文
1.人与山的世界:论《一座山,两个人》兼及现代散文的艺术身份》,
《南方文坛》2014年第1期,一作。
2.一个诗人的故乡版图:论石才夫《八桂颂》兼及文学创作的地方认同》,《南方文坛》2016年第3期,一作。
3.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南方文坛》2017年第5期,一作。
4.慢的小镇,和多出的一个人:论盘妙彬的诗,《广西文学》2018年第3期,一作。
5.“隐匿”的地方:“同志诗”的性别操演,《南方文坛》2018年第6期,一作。
6.马华文学的在地经验与空间表征——以黎紫书小说创作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一作。
7.人类的疚恨与疚爱:论东西的长篇新作《回响》,《广西文学》2021年第11期,一作。
8.海洋性、地方书写与新南方写作:论庞白的诗歌实践,《南方文坛》2023年第3期,一作。
(四)奖励
1. 第十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奖二等奖(论文,2014)
2. 广西文艺评论2016年度推优活动优秀奖(不分等级,论文,2016)
3.《广西文学》2018年度优秀作品奖•评论奖(论文,2018)
4.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第4作者,2018)
5. 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著作类,第4作者,2019)
6.《广西文学》2021年度优秀作品奖•评论奖(论文,2021)
7. 2021年9月被南宁师范大学授予2015—2020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